我校讲席教授曾玲玲为我院教师作国家基金申报专题报告



20251022日,我院举办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特邀浙江工业大学曾玲玲教授作题为《国家基金与个人成长》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黄志铭主持并作动员讲话,学院30余位教师参加。

黄志铭在动员讲话中阐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国家基金不仅是衡量学校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更是教师实现学术突破、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支撑。介绍了我院在推动国家基金申报方面实施的多项举措,包括组织专家辅导、强化申报过程管理、完善激励政策等,并希望各位教师充分认识基金申报的重要性,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在保持教学科研平衡的同时积极提升申报质量,力争在2026年度基金申报中取得新的突破。

报告中,曾玲玲教授结合自身成功申报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验,围绕“国家基金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作用”“拓展和寻找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以及“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平台”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基金申报与科研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她指出,青年基金在助力学者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中具有关键作用,并结合自身经历,详细讲解了如何基于博士阶段的研究积累,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构建研究框架、撰写高质量申报书。

曾玲玲强调,科学问题应源于国家战略与工程实践,研究成果也应回归工程应用。她通过多个案例,生动阐释了“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的闭环研究路径,并分享了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中逐步确立个人科研方向的体会。

报告结束后,曾玲玲教授与在场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大家在基金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细致解答,并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为老师们后续申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

报告会现场

 【主讲人简介】 曾玲玲,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沉积结构性软土地基工程灾变防控及软基处理技术、疏浚超软土性状与内陆堆场处理技术、废弃泥浆与渣土工程性状及大宗固废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及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曾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主持霍英东教育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