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召开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工科专业设置教师座谈会‌——研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新路径

2025年5月7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组织召开“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工科专业设置教师座谈会”。院长王刚教授、副院长庄金平教授及学院相关教师代表共14人参会,围绕开设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数字化课程设置与“工程软件”新专业的可行性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探索“智能+”时代土木工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会议伊始,王刚院长阐明了座谈会的背景与目标。他指出,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程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成为行业紧缺的核心竞争力。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号召,探讨开设工程软件专业,培养兼具土木工程专业素养与软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服务行业智能化升级需求。

庄金平副院长随后介绍了山东大学工程软件专业的建设经验,强调其“以工程需求驱动软件开发”的培养目标和特色课程体系,为学院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会教师重点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一‌课程体系重构可行性‌:提议将软件开发类课程占比提升至50%以上,保留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土木核心课程。多数教师认为,需进一步平衡“工程基础”与“软件能力”的权重,避免学科交叉失衡。二‌学生能力培养路径‌: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通过项目化实操教学、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强化实践,可有效提升学生开发工程软件工具的能力,但需配套建立跨学科实践平台。三‌师资转型挑战‌:学院现有教师虽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但系统性软件开发教学能力仍需提升。建议通过内培外引、组建跨学科团队等方式逐步突破瓶颈。四‌学生学习适应性‌:针对交叉学科的学习难度,建议建立分层教学机制,前置编程基础课程,并加强学业指导以保障培养质量。

王刚院长在总结中强调土木工程学院立足新工科建设,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推动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着力培育兼具专业深度与跨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